2011年3月28日

卡扎菲钟爱的非洲时装惹了祸

萨科奇给阿盟耍了,奥巴马让萨科奇卖了

阿盟支持禁飞区的动议,对于安理会通过1973号决议和其中的特殊条款"采取一切手段阻止利比亚政府军攻击平民"――>什么叫平民没有定义;一切手段则任从解释;――>阿盟的表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。阿拉伯民族内部如此表态,中俄巴西印度等国,就不好再说什么了。考虑到阿盟国家内部,民主程度大概堪比利比亚,对示威者开枪的程度比利比亚的传说更有证据,则阿盟的表态就令人费解了。

随着有关利比亚的背景资料的增多,阿盟奇怪的举动也有了答案。看来是卡扎菲平常钟爱的非洲时装惹了祸。卡扎菲弱化阿盟成员国的身份,对以色列持死硬敌对立场,既可以说是坚持传统特色,(对支持者来说),也可以说是离经叛道,(对阿拉伯的反对者来说)。当卡扎菲转向泛非洲形态时,虽然说不上是背叛了阿拉伯文化,但至少在阿拉伯人看来,就象毛主席穿上大和服唱民族主义,多少有点古怪。

所以当阿盟国家内部,对于自已的游行抗议者大打出手时,完全没有调查,就根据传说(可能真可能假),指责"卡扎菲镇压人民,已经失去了合法性",就象希特勒派康多尔军团连空军进入西班牙消除社会主义的表态(希特勒自已是民族社会主义),以及进攻苏联,声称反法西斯一样。大体上是被逮着的嫖客,光着腚指着别人喊:"注意他,注意他,他以前小偷"。
但卡扎菲毕竟是阿拉伯人,禁飞区反正不是阿盟出的钱;一旦炸弹爆响了,阿盟也害怕自已反对派借机发难,又要急于撇清"引西方干涉阿拉伯事务"的不良形象;才第二天就声称:"空袭超出了阿盟的预计,西方国家立刻停火",得!丑人就让萨科齐当了。但萨科齐只管地中海,拿下利比亚还可以有石油合同,――>法国在这点和美国是不一样的;阿拉伯的棘手事,就让奥巴马兜了去。

看样子是阿盟把萨科奇耍了,萨科奇把奥巴马卖了,奥巴马还傻瓜似的替人家数钱呢。表面上看利比亚卡扎菲只有挨打的份。但是从政治上看,卡扎菲最强大的武器,就是挨打。如果利比亚人尸横遍野,卡扎菲自已穿着阿拉伯传统服装,坐在电视前给打成破箩筛,那宣传效果就大了。炸弹刚落下,阿盟连俄国都变了脸,可见英美法的回旋余地,其实并不大。阿拉伯的私事难扯,恐怕这才是开始。

英法要快点下台,想把卡扎菲斩首。但卡扎菲可以死在阿拉伯人自已的绞型架上,但万一不小心把这宝贝给炸死了,美英法就够吃一大�。至于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,这位力主利比亚与西方和解的太子爷,(洛克比上认错和放弃核武器的就是他),既有风头又缺乏政治广告的价值;斩首八成冲这位最开明的太子身上去,既不会伤了卡扎菲这份广告牌,又可以给卡扎菲一个下马威。政治就是这么残酷。

奥巴马懂得让法国去出风头,让出领导权;算是奥巴马到今天为止最明智的一个行动。但早知如此,当初又何必说狠话。奥巴马的职业是黑(人)律师,不该说的话别多说,这位律师好象一点不懂似的。现在不是他领头的,国际上也当成是他的责任。本来萨科奇要冲头里去,奥巴马是拦不住他的;但只要说"美国支持盟国一切决定",萨科奇就成了一个白当差的跑腿。

奥巴马还有一条脱身之计,避免对中东美国的利益范围(海湾)造成太大的负面作用,就是找些阿拉伯小国摇旗呐喊。这样就会造成阿拉伯自已打内战,或者阿盟打非盟的表象。就卡扎菲而言,目前龟缩起来,停火,挨打,可能是最好的反击了。但是美英法的盲动,实际上失分在战场之外。只要卡扎菲不还手,美英法每一颗炸弹,等于炸的是美英法自已。法国可能还得失参半,奥巴马看来要是输大了。
利比亚事件中,没有谁真正关心卡扎菲的死活,(笔者自已不关心),"人权高于主权"还是"主权高于人权"也尽可以争论,(笔者认为是前者)。问题在于,判断的标准是疑罪从有,还是疑罪从无?还是以一向的好恶形象,由旁人而定?利比亚战争美英法方面,最要害的弱点是"一直帮偏架"!"在西方民愤极大",就直接动手了。到今天为止,美英法仍然没有允许国际上作一次实情的调查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