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22日

薄熙来迟迟不到重庆履新为那般?

在备受关注的中共十七大上,薄熙来晋升政治局委员,并碓定接替汪洋担任重庆市委书记,但薄熙来在十七大闭幕后一个多月既没有到重庆履新,也没有在最近北京的两次重大国际商务活动中露面,其行踪惹人疑猜。
中共十七大闭幕后,人事调动频繁: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、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、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都已经先后进行权力交接,到北京报到,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也交卸职权,调往上海上任。按照中央安排,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将调往广东接替张德江,张德江则上调北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,汪洋的职务则由商务部长薄熙来接任。 但奇怪的是,薄熙来迟迟未前往重庆,致使汪洋和张德江也都不能成行。
2007年11月13日,重庆市委举行三届二次全会,重庆市包括所有区县主要负责人在内的300多名干部出席,汪洋发表了告别讲话。人们本来以为薄熙来也会在这个会议上出现,接过权柄。海外多家媒体甚至报导“多名商务部干部随薄熙来一起到重庆”,称“根据17大期间商务部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和合作框架协议,今后商务部和重庆市干部将相互挂职锻炼”。
但随后海外媒体立即发现实属误报,薄熙来并未前往重庆接任。11月16日,他仍然以商务部长的身份,陪同已经卸任政治局委员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,出现在北京“中国援非专家和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”现场。
海外媒体又说,薄熙来会在11月内成行。但政治观察家注意到,那几天,北京两个重要的国际经贸活动相继举行,第一个,是法国萨科奇访华,两国签订价值200亿 欧元的经贸合同,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签字仪式;第二个,是中欧食品安全研讨会,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会议,阐述中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原则立 场。但是,如此重大的几个活动,商务部长薄熙来却没有按照贯例出席,媒体上也没有关于薄熙来出席别的更重大活动的消息,这不能不使海内外人士感到诧异,连香港大公网都说“不能不使人感到—点奇怪”。
政治观察家分析说,薄熙来既未到重庆履新,又不在北京如此重大的活动中露面,有两种可能:第一是他身体染恙,不能出席;二就是他对中央安排他去重庆不满,拒绝到任。
如果是前者,按照中国的惯例,往往会让薄熙来以某种方式,例如写信、对记者发表谈话等等来“露面”,但薄熙来并未如此,而是“神秘匿形”。但北京风传,他在十七大中央进行权力调整布局时,意在国务院副总理,没有想到高层将他安排主掌重庆。
接近高层的人士说,薄熙来对中央调令思想不通,拒绝上任。但如此一来,产生卡位效应,其他相应的许多人事调动也因此受阻,使已经发表告别演讲的汪洋陷入尴尬境地,而且此举甚至可能牵动原定的整个人事布局,后果难料。
直到12月1日,新华社才报导说,中共中央决定:张德江同志不再兼任广东省委书记、常委、委员职务;汪洋同志兼任广东省委委员、常委、书记,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、常委、委员职务;薄熙来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、常委、书记。
香港媒体评论说,薄熙来调任重庆市委书记,表明其政治前景被看好。十七大前,关于他可能被任命副总理的传言频繁,此番任命与早先的猜测相差悬殊。当时,媒体高调宣传炒作称商务部党代表大会选举十七大代表时,薄熙来以全票的第一高票当选。
香港《明报》说,另外,其父薄一波的遗嘱被炒作,遗嘱虽然后被否认,但此类新闻被视为是替薄熙来拉分。无奈中共高层内部也是派系林立,意见重重,最后在太子党内选了一个相对低调,能令各方接受的习近平。
海外异议人士则认为,薄熙来的仕途受影响,除了中共内部斗争的考虑外,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他丑闻不断、官司缠身。商务部部长不光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位, 很大程度上还具有外交的职责,在国际舞台上需要频繁露脸。而薄熙来几乎每到一处,都碰到法轮功法律起诉,非但让他本人头疼,更让其他中共高层大为恼火。薄熙来几次遇到的起诉事件,都是在他陪同温家宝、吴仪等访问时候发生的。
旅美政治评论家胡平在其父死后时曾分析说,薄熙来在多个国家遭到起诉,被提升的希望就更渺茫了。因为中共高层提拔干部,也会考虑到国际形象。虽然不会提老百姓希望的清官,但也会尽量避免提那些在民间或者国外令人特别反感的人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